种鹧鸪育成期饲养管理
育成期即育雏阶段过后至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也称后备阶段。鹧鸪育成期饲养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是将雏鹧鸪培育成为体质健壮、体重适宜、适时开产、迅速达到产蛋高峰,蛋多蛋大的优秀高效的产蛋种鹧鸪。
种鹧鸪的选择
1、日龄在80天左右的健康鹧鸪;公母鹧鸪的体重每只分别为350克和400克以上,体重适中;
2、外貌一致,羽毛生长良好、脚和胸骨正常,背宽平,胸宽;
3、姿态正常,动作灵活,眼睛圆大有神,喙短而稍弯曲。
据条件择优选择,按外貌特征或翻肛法鉴别公母并分开饲养,并按1∶2的公母比例搭配。
育成期饲养
1、育成期鹧鸪限制饲养的原因鹧鸪在70至120日龄是生长最快的阶段,若不限制饲养,不仅是饲料消耗多,而且体重会过大过肥,性成熟早,产小蛋的比例大,要达到标准蛋重的时间长;产蛋高峰不高,且不持久;还可能造成难产,导致产蛋量降低;还会降低繁殖机能,使受精率降低。正确的限制饲养既能提高产蛋量,又能节省饲料,是种鹧鸪培育成败的关键。
2、限制饲养的方法因为鹧鸪有好斗的野性,易产生啄癖,所以限制饲养的方式最好采取限制饲料质量的方法,让其自由采食,减少啄癖的产生。一般采用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饲养;育成期饲料的营养水平是每千克含代谢能2700―2750千卡,含粗蛋白145%―15%,但必须氨基酸要保持平衡,此外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开始限饲第一周的饲料改变要逐渐过渡,以免造成大的应激。
3、限制饲养的时间限制饲养的时间和限制的程度主要由体重而定。鹧鸪限制饲养的时间一般从12周龄开始至29周龄止。
4、限制饲养过程的注意事项①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生长发育不良、体质瘦弱者,将它取出停止限制饲养。②取样称重要有代表性,不要只称一笼,而每次称重的时间要相同。③育成期若发生疾病或受到强的应激时则停止限制饲养,恢复后再进行。
育成期管理
育成期鹧鸪的生命力比雏鹧鸪强,但为了育成期鹧鸪的生长发育能整齐一致,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不超过30克,减少死亡,按时达到性成熟,还必需加强管理。
1、适当分群、逐渐减少饲养密度,大小分开饲养随着日龄的增加,鹧鸪不断长大,要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强弱分群;保证鹧鸪有适当的活动余地,促使鹧鸪正常生长与活动,减少发生互啄、互斗的现象,生长发育一致,体质增强。笼养鹧鸪育成期适当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11至17周龄♂为35只、♀为40只,18至24周龄♂25只、♀为35只,25至29周龄♂为20只、♀为30只。
2、及时淘汰不适于留种的鹧鸪除在限制饲养开始之时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不符合留作种用的以外;在育成期间还应经常注意观察,把不健康的、不能留作种用的及时淘汰处理。开产之前再进行一次挑选淘汰,将发育不良、畸形、第二性征表现太差、太过早熟产小蛋的鹧鸪淘汰。
3、及时转入产蛋舍育成鹧鸪在临开产经过淘汰整理之
种鹧鸪育成期饲养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