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与改革【摘要】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借鉴了国外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就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产品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多元化金融结构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2010年5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将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举措,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可见中央十分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本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农村金融体制结构缺陷。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金融以及民间金融构成。但是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31000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难以直接和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发生关系。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先天体制缺陷,不良贷款率高,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共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时间短,数量少,对缓解整个农村金融问题作用有限。钱庄、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并未取得合法地位,使得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需求的作用大打折扣。二、资金非农化倾向严重。我国长期实行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把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邮政储蓄、小额贷款公司只存不贷,使得本就“缺水”的农业,成了城镇工商业的“供水源”,本应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水”机。农户以净存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据统计,2008年全国金融机构共计发放贷款3033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7629亿元,%,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及农村企业的需求,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民不仅对传统金融业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投资、保险、理财等产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不采取措施,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结构单一,品种稀少,主要经营“存贷汇”老三样,网点覆盖率低,缺乏ATM、POS机等基础设施。资本市场的触角尚未延伸到农村,证券公司营业网点集中大中城市。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没有发挥出避险作用。2009年上半年,,参保农户6152万户,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靠天吃饭的思想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少,业务规模小,险种少,承保范围狭窄,农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业务急剧萎缩。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持续干旱,农业产业受损严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为完善我国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必须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二、国外
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市场 论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与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