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烂鳃病的诊断及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鱼烂鳃病的诊断及治疗
一、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是鱼害黏球菌,习惯上称烂鳃病。该病主要为害草鱼和青鱼,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鳃盖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呈"扫帚状",并附有杂物,软骨外露。显微镜检查鳃丝无寄生虫或真菌寄生时,可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治疗方法:~~。同时内服抗菌药,每100公斤鱼每天拌饵投喂1~2克呋喃唑酮或10~20克磺胺--二甲氧嘧啶或50克渔家乐,连喂3~6天。
二、寄生虫性烂鳃病
最常见和为害最严重的是中华鳋烂鳃病。病症为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俗称"翘尾巴病"。最后消瘦,窒息死亡。病鱼鳃上黏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苍白无血色。鳃丝末端可见大量1~2毫米长白色蝇蛆状小虫,故也叫"鳃蛆虫病"。其主要为害2龄以上草鱼和鲢、鳙鱼,4~9月流行,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如果只防治中华鳋烂鳃病,推荐使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因其成本比敌百虫低50%左右。杀虫后对池水消毒,防治效果更佳。市场出售的商品杀虫药物,大多对中华鳋无杀灭效果,产品说明书要求与硫酸铜配合作用,实际上对中华鳋发挥药效的是硫酸铜,可不必使用这些杀虫药。
三、混合型烂鳃病
既有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同时也可发现病鱼鳃丝末端有中华鳋寄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鱼体鳃部感染寄生虫受伤后,被病原继发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用药方法与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及寄生虫性烂鳃病相同。但要先杀虫后除菌。一般要求施用杀虫药物后1天,再对池水进行消毒。药物使用次序颠倒,很难达到防治效果。
专利查询

鱼烂鳃病的诊断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岑旖旎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