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平安社区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建立合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区
××分局地处让胡路××小区,辖区面积20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618栋,实有住户3万余户、10万余人,人员流动量大,治安形势较为复杂。自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以来,我局结合辖区实际,充分依托小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互助联动、人人参与,使××小区的社会治安形势明显改善。经过一年多的
实践摸索,我局在平安社区建设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既改革创新,又符合实际的工作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居民区案件由去年同期的33起,下降到今年的18起,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国家、省、市领导多次到我局辖区的××第四社区视察工作。去年3月份,中央首长曾庆红来我市视察工作,来到××第四社区参观时,对我们的社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下面,将我局在平安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作法汇报如下: 一、完善社区警务建设,推动平安社区建设警务化机制
为了确保与新型的社区管理相适应,我们按照“设立地点灵活性、外观标识统一性、设施配备先进性”的原则,通过“边建、边试、边总结、边完善”建立了8个高标准、规范化的社区警务室,使其成为社区民警扎根社区、服务群众,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合理的警务配套机制。
(一)实行了“一区双警制”。为了建立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勤务机制。分局对警力进行了合理调整和配置。在警力调配中,充分考虑到了基层工作的延续性,按照新型警务工作模式,实行警务
“搭档制”,即新老、强弱的合理搭配。目前,分局共有社区民警21人,按照以实有人口2500户至3000户配备两名社区民警的标准配备了警力。
(二)实行了“时段工作制”。为了确保群众需要的时候有民警在社区,社区民警实行弹性工作制,即每周的周六、周日进入社区和群众见面,每周抽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驻区工作。
(三)实行了“便民承诺制”。在社区警务室统一设置了警务联系专栏,公布社区民警的姓名、联系电话,统一设置了警民联系箱和便民联系条,向群众发放了警民联系卡。
二、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推行平安社区建设社会化机制
一年来,我们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密切警民关系为导向,充分挖掘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推进科技防范,实行群防群治,建立了反应快速、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全方位、全天候人防、物防、技防机制。
(一)全面推行由社区民警、协警、社区治保主任参加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将社区警务室与居民委同置办公,做到社区警务室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提高基层见警率。在创安工作中,我们调整了工作思路,以深化警务改革为契机,借助社区资源,把专业化防控和社会化防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社区发案。今年以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整合社区资源,治安防控工作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做精专业防控。根据社区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我们将辖区划分为3个重点防控区、7条重点防控线、11个重点防控点,突出重点发案时间段,以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社区巡逻。工作中,民警之间充分利用对讲机随时保持联络,彼此呼应,每天我们和专职治安员共同巡逻,既提高了民警的
“见群率”,又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使居民在面临危险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网格内相互支援,一呼百应,违法犯罪活动面临的是整个“打防控”系统网络的有效反击,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
公安分局平安社区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