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铁路建设筹资中产证券化的应用论文.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铁路建设筹资中资产证券化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逐渐显露,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浪潮中新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我国应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本文主要对如何借助这种新型融资方式加强我国铁路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就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铁路建设筹资中的可行性和有关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铁路建设筹资一、我国铁路建设投融资状况(一)我国铁路投融资的规模和结构。近几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年投资规模基本保持在500~600亿元之间,但所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从1998年的%下降到2004年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铁路打破了由中央财政单一投资的格局,地方政府和企业以股份制方式投资铁路,合资铁路得以快速发展。但从总量看,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仅占10%左右,中国铁路仍然主要依靠中央政府(铁道部)进行投资建设。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的铁路总长将从2003年年底的万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10万公里。这种短期内大幅扩张铁路里程的方法无疑将缓解铁路的运力瓶颈,但巨额的投资需求也随之而来。根据测算,未来十几年铁路建设需要投入资金将达2万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花费1000~1200亿元,用于扩展铁路基础设施。但目前每年投入到铁路建设的资金总共只有不到600亿元,可见资金缺口之大。(二)我国当前主要的项目融资渠道及面临的困境。我国当前主要面临的融资渠道为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发行国债融资、银行贷款、利用土地筹集资金、特许经营权、BOT融资、股票筹资等,而这些渠道又都存在局限性。 ,基本上已无力满足大量的项目建设资金的需求。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资金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不仅使许多新建工程项目不能按时完成,也使得城市公用事业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1)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由于吸收的储蓄存款期限相对较短,一般不愿意向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提供大量的贷款。(2)发行国债筹资。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其发行量应为适度规模。如果国债发行过度,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或是“挤出”了社会有效投资,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受到干扰,经济总量均衡被打破,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损害。这时国债发行就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负效应。(3)BOT筹资。在BOT方式中,私营单位、承包商(通常是外商)在特许期拥有该项目的控制权(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鉴于控制权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政府对BOT方式的外商进入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4)发行股票或债权筹资。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为项目融资是近几年我国发展较快的一种融资渠道。但发行股票融资需披露相当多的企业信息,且发行上市的费用比较大;而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审批相当严格,融资企业一般来说难以进入国内资本市场融资。二、我国铁路应用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一)我国铁路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资产证券化对证券化的资产有明确要求,即证券化的资产必须能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的现金流,且有持续一定时期的低违约率、低损失率的历史记录,证券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有广泛的地域和人口分布,

铁路建设筹资中产证券化的应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