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与设计一、: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陈列设计是陈列工作的主体。陈列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人们通过看和听的感受来得到知识。“三位一体”式陈列:指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标准化运动”:1917年前后,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率先从改造老式陈列设备入手来改造旧式陈列。他们设计了一套造型简洁、线条单纯、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尺度、结构标准化的陈列柜。这一改革由于以采用标准化设计的陈列柜为特点,在博物馆界就称之为“标准化运动”。。1)双重思维的特征陈列艺术设计需要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的逻辑思维。设计创作的形象思维必须要善用逻辑的理性思考的辅助,并在它的作用下促使设计方案走向完美,达到成熟。2)设计多维性的特征现代陈列艺术设计的技术与物质构成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决定了陈列艺术设计内容的多维性。陈列艺术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陈列的组合设计及与其相辅的陈列表现手法的探求。以这一核心展开的还有陈列的视觉环境设计、陈列设备设计、音响效果设计及高科技传媒设计等等。涉及传播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工艺学与材料学等等。3)综合艺术的表现特征陈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陈列艺术设计几乎囊括了所有造型艺术的手段,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于一身。此外,属于时间艺术的音乐,也融进了现代陈列艺术,利用音响效果,创造特定的陈列意境。现代影像艺术融入陈列,丰富了表现手段、拓展了知识信息的输出量与文物、标本组合陈列,动、静结合,演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传统的静止的文物、标本组合陈列不能演示的内容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但又不多占陈列的空间与时间。因此,陈列艺术不仅是综合性的空间艺术,还有时间艺术的双重表象。:陈列室室内设计、光环境设计、陈列设备设计软件设计内容:陈列组合设计、辅助展品设计、现代传媒和音像效果设计介于硬、软件之间的中性设计内容辅助展品:辅助展品指的是辅佐实物原件展出用的图片(照片)、灯箱、图表、图解、地图以及沙盘、模型等,也包括文字材料、布景箱和场景复原及美术品绘画、雕塑等。、自然历史、科学技术、造型艺术复原陈列和原状陈列复原陈列:指历史上曾存在过,现今已不存在的事物或虽然有遗存但破碎不完整的事物,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加以复原再现。复原陈列强调科学性艺术性并重的原则,强调艺术性,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科学的真实性、可信性。复原陈列必须做得非常谨慎,凡复原中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必须言之有据,切忌臆想推测。原状陈列:用实物原件按原状布置的陈列,它不允许现代人工制品进入原状陈列。凡进入原状陈列的一切物品,不论其是单件还是群体,其布置必须按原来的位置陈放,不可随意挪动改变位置,更不允许任意增删。二、、造型、色彩、材质是构成陈列形式最基本的四大要素。:是指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内部、外部直接用于进行陈列、展览或相关的区域空间。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陈列厅、展览室及其序厅等空间。其次是与陈列厅、展览室有关的过厅、休息室、通道、楼梯等室内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