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一上学期语文笔记.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题解“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你——青少年。    门——比喻文学之门。表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领略文学领域的无限风光。这个题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设置了悬念,又非常醒目,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生动形象 ,新颖别致!  :议论大门——初始大门——:第一部分:(1、2段),由门谈起,引起话题。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蓄势。第二部分:(3、4段),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由“无数”转到“一扇”,点明这一扇门是“文学”之门。第四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一句:阐述文学的特征;第二到四句:阐述文学的内涵;第五到八句:阐述文学的功能;第九到十三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三句:排比,比喻,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喻和排比结合,具有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第五句:排比和反复结合,又大处到小处,从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第七句:排比,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阐述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第十句: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所以,不读文学作品,即使他学历再高,他的文明程度和 品德修养也不会高,他的感情世界也不会丰富,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第十二句:概述了文学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部分:(5),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收束全文。.       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       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 《繁星》一.  层次结构1.  写从前在家乡观星的情景2.  写三年前在南京观星的情景3.  写如今在海上观星的情景4.  写有一夜在船上观星的情景二.  主题思想本文围绕“繁星”,状写了“我”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三.  写作特色1.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例如第三段,一共十句话。前三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从第四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从而反映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第三段中的5句是比喻,6句是排比,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三个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7句是拟人。3.  思路清晰。第三段的思路是:仰望(1—4句)——欲睡(5—8)——沉睡(9—10)四.  练习二1.  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2.  亲密、投机,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伙伴只情3.  惬意、信赖,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知心之情五.  句子理解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因为作者当时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他在微笑的星光中,觉得光明无处不在。2.“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跑”字既写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了船在前行,又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呢”字表现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冰心诗四首》《母亲》: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把母亲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感情,凝练得更加鲜明、深刻。《纸船》1.       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2.       第二节写纸船的去向,都不符合诗人的心愿,但是诗人希望它飘到什么地方去却没有明白说出,造成悬念3.       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点明那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结尾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景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两首诗歌的区别: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前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后者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成功的花》1.“惊羡”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味,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也更能表现人们对成功之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嫩绿的芽儿》1.       这首诗歌咏的是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2.  

初一上学期语文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ejja93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