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docx提升学生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我的初中地理教学观李汝淋(四川省阿坝县中学 四川阿坝 6246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6-037-01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转轨的任务也就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初级中学各学科教学面前,并成为各科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考验。一般而论,素质教育基本有以下四个因素组成: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方面分析,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心理的、劳动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显著提高。由此可知,”素质教育“并非寥寥数语,实行起来却是一项繁琐的工程。下面就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点心得体会浅谈自己的所感所悟。一科学的基木功训练体系。地理教学基木功是初级中学地理教师为完成木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木的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它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反映地理教师队伍和地理学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木功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对地理教学基木功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地理教学基木功是一个覆盖广泛且具有学科特点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其他学科的一些常识,而且也包含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为了保证地理教学基木功训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训练可以切合事宜地起到帮助广大地理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要有利于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针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和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考核,突出训练的重点,以便充分实现的导向性。因此,加强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对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特别是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给予科学的评价,对于加速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而全面提升中学地理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二区域地理教学法的运用。区域地理的教学,望文生义,就是选定某一区域的地理现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时就不能单纯罗列地理现象。对任何一个区域的讲授,都要从某一位置开始,按着地形、气候、河湖、土壤,动植物和资源等自然要素逐步和有序开展,而后概括出区域特征。同吋还要分析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即地形影响气候,位置影响气候,地形和气候又影响河流,反过来河流和气候又影响地形等。各要素间相相辅相成,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和有机的整体,逐步引导学生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性要素。比如我国北方地区的东北三省,由于冬季漫长而严寒这一独特气候特征,影响到河流有较长冰期,较厚冰层;土壤有多年冻土发育;森林生长慢但木质好,病虫害少,动物皮毛好等各相应的特点。只有这样讲授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三比较教学法的应用比较法是被广大教师津津乐道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吋,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口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
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