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师德标兵事迹材料把一切献给教育黄龙学校杨文忠我是一名小学教师。25年来,我任劳任怨,默默地工作着、实践着、奉献着,用心经营教育,把心交给学生,用汗水和心血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的心灵,虽苦虽累,但我无怨无悔。作为教师,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重视师德修养。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我乐于奉献,始终以工作为重,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上,都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着教师的岗位,从不放弃。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中,我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说文明话,做文明人,用知识和人格去影响学生。一、用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做学生学习、文明的引路人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十分注重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虽然四十多岁了,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学习从不放松,坚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并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素养。我经常告诫自己: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我坚持和学生一起扫地,和学生一起参与主题班会的讨论,看见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做的,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品行。我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我一定要抽时间与每个学生谈心,做好工作笔记,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他们好好学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首先是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交谈。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我就是这样做的,先摸清后进生的思想实际,再与家长沟通,准确找出他们认识上、心理上的差距,用爱心、诚心去接近他们、感化他们,并用恒心和耐心来转化他们,不辞劳苦,着眼进步,不言放弃,给时间,给机会,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中,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还经常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要让学生会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慣。我一般从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指导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入手,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读好书”活动和“小三好”活动,鼓励学生多读,勤写,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每天早上,我早早的来到教室里,一边带领着同学们读书,一边纠正着孩子们的发音。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诵读古诗,并经常和学生交流体会,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通理先通心,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德服人,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做教育忠诚的服务者教师,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别名,更是品行端正的代名词。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言传身教,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以身
2012年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