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宏观经济政策
01
0
10
20
30
4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概念
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
公债
自动稳定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自动稳定器
经济萧条时期:
Y TR↑ C ↑ AE↑ Y ↑
经济繁荣期间:
Y ↑ T ↑ C AE Y ↑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西方财政政策发展阶段
1936 ~ 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1945 ~ 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政政策。
1961 ~ 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策。
1981 ~ 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年度平衡预算
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
周期平衡预算
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R
LM
IS1
Y
Y1
R1
A
IS2
B
R2
Y2
R
LM
IS1
Y
Y1
R1
A
IS2
B
R2
Y2
总额税↑, IS 左移
税率↑, IS 越陡峭
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
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人投资被挤出。
G↑ AE ↑ AE > Y Y ↑
Y↑ Md ↑ Md > Ms R ↑
R ↑ I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07--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