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将德育渗透于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将德育渗透于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作者/廖静云吴佳摘要:在古典文学的殿堂上如何有效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一直在尝试做的课题。关键词:古诗文;德育渗透;情境感染;作品形象;时代背景传道与解惑一直是华夏文明传承中教师的天职。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那些寓于“文”中的“道”是极其丰富的,我们教师只要紧扣文本教材特色,在课堂交流中细水长流地渗透、浇灌,这些闪光的思想与不朽的精神就会随着语言文字滋润学生的心田。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寓“道”于“文”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引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人是社会的人,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古诗文教学中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古典诗词中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篇目不少,教学时采用录音、朗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口头描绘等方法,引导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口述佳景,心游四方,学生就会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受到感染。二、介绍文本的作家及写作背景时,渗透思想素质教育一篇佳作的产生和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讲授新课时,我们注重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生动细致的介绍,因而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并不马上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而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具体的介绍,突出唐代李隆基统治后期,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连年征战,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实是民不聊生。此外,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介绍有关文学常识和古籍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我们伟大民族的热爱。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古典名篇在课本中占多数,往往讲究描述的生动性、结构的精巧性及语言的感染性,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情感,读后往往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如,赏析《孔雀东南飞》一文,着力把分析放在焦仲卿与刘兰芝两个人物身上,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从而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封建礼教给年轻人带来极其严重的思想毒害,了解当

将德育渗透于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ita29196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