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创造了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奇迹。当前,在全球粮食危机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作为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更要居安思危,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总量,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促进有限粮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科学消费、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对我们粮食行业和粮食人的必然要求。一、粮食生产环节方面,要坚持重粮种粮。粮食安全的基础是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和粮食总产的提高,粮油市场报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比2007年净增产1000多万吨,这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均性还存在,重视粮食生产与提高种粮积极性在一些地方还有不平衡性,特别在少数地方在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中,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粮食生产,不从提高土地复种系数和提高土地种植收益考虑,以改良田为其他农业用地或非农用地作代价,给粮食生产带来极大隐患。虽然我国对农业用地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但还需要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 二、粮食收获环节方面,要倡导颗粒归仓。做好粮食颗粒归仓工作,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但在粮食连年增产,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种粮地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粮食收割、粮食整晒中对粮食的“跑冒滴漏”现象很让人痛心,尤其在农作物倒伏收割、雨前抢收中,往往忽视做到粮食的应收尽收,使不少可以到手的粮食散落于田头地间。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一方面,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手段,播种适合机械化收割的作物品种,改进农机收割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天气预测分析,及时指导农民适时收割农作物,防止收割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要引导和教育种粮农民增强粮食颗粒归仓的意识。 三、粮食储藏环节方面,要推进科学保粮。随着粮价的连年小幅攀升及国际粮食危机的出现,农户自储粮食总量增加,这对国家粮食安全固然有利,但从农户储粮调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农户对粮食保管知识缺乏,因储粮设施落后导致虫蛀鼠咬的粮食和因粮食收储中水份控制不当导致发霉变质的粮食仍旧存在,不仅给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也给原粮卫生带来一定隐患。要防止农户自储粮食的损失,迫切需要推进农户的科学保粮,当前,除向农户推广丰产仓等储粮设施外,要注重农户储粮知识宣传,引导农户开展科学保粮,还要通过建立新的储粮机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积极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帮助农户将自储粮保管好、运作好,各级政府也要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台代农储粮补贴政策,解决农户储粮的后顾之忧。 四、粮食加工环节方面,要减少转运损失。粮食市场放开后,促进了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粮食收购、储备、运输、加工、营销业务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这既推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粮食经济收益
科学节粮,节约用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