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 (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教学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单元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单元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克和千克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了解使用天平和称的方法。教学难点: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模式: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一、导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家长一起买过东西吗?瞧,两个小朋友和妈妈正在超市买水果呢!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对!我们像买水果、蔬菜等一些东西时,要先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把“重量”称为“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除了这两个质量单位外,你还知道生活中所用到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对!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斤、两、公斤,在国际上统一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体会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二、学、议认识克出示自学提示(一)(1)认真自学课本101页例1,像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有多重,都用()作单位。(2)拿出这些物品,轮流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觉它们是轻还是重?再把小组课前准备的物品拿出来,用手掂一掂,再看一看它们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的?我们发现: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字母表示()。(3)一枚2分硬币约重(),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4)用来称黄豆的工具叫(),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来称。2、议(1)小组轮流上前交流以上问题。(2)师小结:以上物品都比较轻,都用克作单位。(3)师介绍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4)师演示称1千克黄豆的过程。讲解:在天平中有一个刻度盘

克和千克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48 KB
  • 时间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