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重点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总之,发展是硬道理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永恒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应对世界形势新变化的需要。发展是完成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关键。发展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发展是落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注重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必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一)“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重点: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台阶式”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的由来“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小康”的由来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状态,表现了普通百姓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按《礼记》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 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小康”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因为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康社会在现实中却从未实现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