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权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本质就是以爱为核心,即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一、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主要体现在: ,教师是立教之本,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这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 ,精湛的教学技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热爱教育事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教师把丰富的渊博的知识无私奉献给学生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如今经济与网络时代扑面而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的信息量不断扩大,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也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把最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不断大胆地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教学能手。 ,以身作则热爱教育事业,就要从教师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以一身文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因此教师要在各个方面为人师表。首先,教师要以其应有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其次,教师要以应有的严谨求实的学风、教风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再次,教师要以健康人格去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教师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的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个性修养,不断追求个性的完美,在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领社会风气之先。二、教师对学生的爱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