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教学设计桂平市南木三中黄世泉【教学目标】 ;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 ;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明白奇妙化学,源自生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学会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学准备】教师: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滴管、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研钵、纱布、试管、烧杯。学生: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水果——如苹果(末熟)、柑橘,以及陈醋;同时提问:什么味道?接着展出洗衣服的肥皂等物质。观察、回答。阅读课本P50“酸”“碱”的由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使学生初步知道生活中酸性、碱性的物质,同时为下一步对苹果汁、白醋酸碱性的探究埋下伏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提问]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有什么现象?[追问]为什么会变红?[提问]1、除碳酸外,我们还知道哪些酸? 2、这些酸中滴加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会有什么变化?回忆、回答解释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及时地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初步了解酸能使石蕊变红色。[设问]紫色石蕊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呢?同时指出,除紫色石蕊外,无色酚酞溶液也能作指示剂。本节课我们探究的主题就是酸碱指示剂。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板书]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设疑]紫色石蕊、无色酚酞遇酸、遇碱会变什么颜色呢?思考、猜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别将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滴加到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动手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课本P51表格)。培养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并通过实验能了、分析物质的变化,领略化学学习的特点、方法及妙趣。引导学生阅读酸、碱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的情况[板书](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阅读、归纳总结、记忆。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问]从实验现象分析是指示剂改变了颜色?还是溶液中的酸、碱改变了颜色?思考、讨论、回答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三)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提问]酸碱指示剂通过什么方式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呢?思考、猜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有一位很有名的化学家,名叫波义耳,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放影]紫罗兰花遇酸变红(玻义耳的发现)玻义耳头像,录音,滚动字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板书](三)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同学们,我们追寻科学家的足迹,也来思考一下,这会让我们产生哪些联想呢?学生欣赏、阅读、深思。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3~4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探究精神。学生互动,活跃课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1课时 酸碱指示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