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排序题中的解题思路语句排序题在事业单位等多种考试中都会出现,尽管每次出题的分数比例不大,却是一种必考题型,因此研究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十分必要。行测的题目难度都不算大,就拿语句排序来说,如果你把四个选项挨个试一遍,总能对比出正确答案,行测题目的难度就是要速度。所以接下来专家和大家谈一下如何快速解决这类问题。一、。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只有动词,如果放在开头就会导致整段文字的论述对象含混不清。比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这样的句子放在开头,那么到底谁体现了优越性,主语是不明确的。。比如:但是,我们依然相信组织。如果这句话放在开头,我们都不知道它是立足于什么开始转折的,所以不能开头。。这个知识点是众人皆知的。总结词相信大家都能找出来,比如说因此、于是、总之等。但是什么是总结性的句子呢?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提出解决方案、确定性的句子、语气强烈的句子适合结尾。比如说:“我们应该……”、“……实现了……作用”、“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等。。中国人说话的习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上来就“从历史角度看”、“从现实角度看”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很显然已经在具体分析问题的内在了,通常应该是在中间部分出现的。。代词出现通常都是指代前面出现过的名词的,如果上来就用名词开头,容易导致论述对象不明。但是,以上方法也只是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历年考题中确实出现过四个选项的开头就是上面的那四种禁忌情况的。那么,是这道题出错了吗?非也。在这四个不能开头的情况中,前两个是绝对不能开头的。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结合接下来的方法从后两个入手,同时再结合逻辑终点是能够把答案选出了的。二、-2型选项。这类选项就是四个选项的逻辑起点是2-2型,例如:……;……;……;……这样我们就需要先比较1和2哪一个适合做逻辑起点,确定开头之后我们就能排除两个个选项。接下来,我们再看剩余两项的结尾,如果它们的结尾不同,那么只需要看谁适合做结尾即可;如果结尾相同,则比较中间成分,至于如何比较,我们通过题目来分析。例题1:对下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012-辽宁丹东事业单位-20】①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是有弹性的②直到今天,美国宪法没有基本的修改,只增加了20多条修正案③也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高度稳定和有效传承④宪法的稳定性保障了宪法的权威⑤在美国,宪法至高无上,但并不是僵化的教条⑥这就使得宪法可以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发展、新情况A.⑤①⑥②④③B.④③②⑤①⑥C.⑤①⑥④③②D.④③⑤①⑥②点评:首先来分析该题选项,即2-2型。接下来就4和5进行对比,在4中出现了“保障了”,这说明是确定的表示作用的句子,而5提出了美国宪法的话题,故排除B、D。再看A、C的尾句,对比2和3,2当中含有数字,仅仅是对情况的论述,所以3更合适。所以,该题选择A项。例题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2013四川成都-事业单位-24】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①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
语句排序题中的解题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