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历史小论文一、历史小论文的评价方式——SOLO分类评价法(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SOLO分类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Biggs)教授首倡,“e ”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比格斯等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力、回答思路、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整体结构这四个特征,将学生回答问题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这种方法在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应用,上海在2006年历史高考中开始体现。SOLO分类评价法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具体为以下五个不同的层次:(1)“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2)“单点结构” 指的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3)“多点结构” 指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4) “关联结构” 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5)"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方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从上述分类法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比格斯提出的思维分类结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类型,具体说来就是从点、线、面、立体、系统的发展过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其次SOLO分类的焦点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质”,而不是回答问题的“量”。SOLO评价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标准答案相近的字眼,更不在乎学生写出了多少字,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个思维层次。(二)、 SOLO试题应对策略1、读材料、理思路:Solo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2、作答:(1)亮明观点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2)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3、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外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4、答题的结构:第一种:论述题(史实+评论);第二种:论证题(观点判断+论点+史实+理论分析)(论点+史实+结论);第三种:材料评论题(判断+史实+理论分析)5、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二、高考真题演练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
如何写历史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