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AD=C+I+G+(X-M)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
——表示社会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Y
P
AD
0
①时际替代效应;
②实际余额效应;
③国际替代效应。
时际替代效应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现期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的替代效应,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又称利率效应。
P实际Mi现期物品价值、未来物品价值以现期物品替代未来物品IAD;
P实际Mi现期物品价值、未来物品价值以未来物品替代现期物品IAD。
实际余额效应 [Real Balance Effect]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P货币的实际余额以货币替代实物C AD ;
P货币的实际余额以实物替代货币C AD 。
国际替代效应 [International Substitution Effect]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国内物品与国外物品之间的替代效应,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本国P外国相对P 以国外物品替代国内物品M本国AD ; 本国P外国相对P 以国内物品替代国外物品M本国AD 。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
S=-1000+ I=2500-240r
I=S + 240r = 3500
M/P=1000/P L= -260r
M=L -260r = 1000/P
+ 240r = 3500
-260r =1000/P
Y= 3640 + 960/P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政府支出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