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透过《菩萨蛮》十四首浅析温庭筠词地意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香软冷艳诉闺怨飘渺空灵寄哀思——透过《菩萨蛮》十四首浅析温庭筠词的意象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01班辛娟指导老师:赵升平摘要意象是产生诗词意境的基础。温庭筠在对意象的选择性运用中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意境,表达主人公的情意和感受真实贴切,词作所选意象色彩斑斓、浓艳绮靡,构成了以思妇为中心的意象群和自然山水意象群,两大意象群的组接始终贯穿思妇之情,虚实相生,兼长并美。透过《菩萨蛮》十四首力求从意象的角度对温词有新的感悟和体会。关键词温庭筠意象虚实情一引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审美评价。意象,作为产生诗词意境的基本要素,是词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它是词人为了表现某种内心情感,通过精心的选择,提炼客观物象,加工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2]简言之,即是寄意于象,以象尽意。如果把一首词的意境比喻为一座建筑物的话,那么意象就是构成建筑物的砖石。高妙的词人总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细致的观察体验,精心的选择出适合于他表情达意的艺术表象,创造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意象,以组合成为一个真实生动,含蓄蕴藉,引人无限遐思,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境界。前人论温词,或谓“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3]或谓“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美不出乎绮怨。”[4]诸如此类,皆与作者善于选择意象,以创造独特的艺术境界密切相关。“温庭筠者,太原人,本名歧,字飞卿。能逐管弦之音,为侧艳之词。”[5]他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古人誉之为“花间鼻祖”。温庭筠开创的以侧艳为主要特色的花间词风代表了当时整个词坛的创作倾向和审美趣味,成为当时文人作词纷纷追摹学习的典范,词作影响深远。温词有富贵气,也有华丽之色,但绮而不俗,类似邓丽君的歌,含蓄委婉,雍容华贵,哀而不伤,蕴着浓的化不开的幽幽之情。有趣的是邓丽君的歌也曾被归入“靡靡之音”的艳曲,《菩萨蛮》的意境类于《在水一方》或《南海姑娘》,《梦江南》好似《船歌》(《星星索》),《更漏子》则可比《何日君在来》。温词在意象的选取运用上精美独到,特色鲜明,字里行间透露出香软冷艳之怨,意象组合中不乏飘渺空灵之思。《花间集》收录的《菩萨蛮》十四首最能代表温词特色,因此,若能对这十四首词的意象进行重新认识与分析,或许能对温词产生新的感悟与体会。二绮丽多姿的形象世界温庭筠一生经常出没于歌楼舞榭之中,触目所及的都是华丽富贵的陈设和锦绣满堂的深闺。前人多用“侧艳之词”来指称温庭筠的词作,以“才思艳丽”来指称温庭筠的才情,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艳”。“艳”的本义是指女性容色妍丽,体态丰美。由此引申,“艳”也用以指代和形容一切鲜艳美丽的事物。更多的时候,“艳”则用以指代和形容有关男女情爱之事,而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常被称之为“艳曲”、“艳歌”、“艳诗”、“艳词”等。就内容题材而言,温词主要表现的是“艳情”——女性生活和男女情爱。内容的局限决定了温词意象的范围的狭窄。温庭筠非常重视意象的组合,他往往通过密丽的名物意象,由物及人,物人相映,或托物寓意,或彰理显情。纵观《菩萨蛮》十四首,有山月水风的自然意象;有江楼溪桥的人工意象;有春燕晓雁的禽鸟意象;有绣枕锦帐的闺阁意象;还有春梦辽阳的

透过《菩萨蛮》十四首浅析温庭筠词地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5-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