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巢湖
水的地方,灵气的地方
巢湖简介
巢湖市,因湖而得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古称“居巢”、“南巢”等。现已考证巢湖水下确有一座古城遗址,而它很可能是带着当时已相当高的文明和发达程度,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沉没的。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合肥、南京腹地,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合芜、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依托合肥骆岗机场和芜湖万吨级外贸码头直达世界各地。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471万。巢湖,又称焦湖,是安徽省内最大的湖泊。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就号称“三百六十汊”,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巢湖是一个区位独特的地方。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很少有哪个城市能像她这样,襟江而又拥湖。大江大湖在这里交汇,江南江北文化在这里集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她造就为江北的“鱼米之乡”,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名胜古迹,长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辈又一辈历史名人,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贵的自然和历史遗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名胜文化资源。
地理位置
巢湖市位于省城合肥的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长江大桥横跨长江天堑,是巢湖市连接江南的跨江通道。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合肥、南京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巢湖汽车北站设有合肥骆岗机场异地候机楼,采取“空港快线”的方式,为巢湖当地旅客提供购票、班车接送、异地值机等“一站式”服务。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国函[2011]84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皖政(201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二、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三、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四、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五、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文件
自然地理
自然资源:巢湖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
地理气候
概括: 在中国气候区划中, 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我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 但也兼有南北气候之短:降水时空变化大,旱涝灾害较频繁, 有些年份少雨干旱,有些年份多雨成涝, 表现出气候的明显变异性。同时,本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常有连阴雨、暴雨(雪)、霜冻、高温、大风、冰雹等灾害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地理气候
大气环流及四季变化: 该市冬季多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 一般盛行偏北气流。由于经常受到来自北方冷空气的侵袭, 寒冷干燥。-℃之间,日平均气温0℃以下的低温日数为36-47天。春季,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逐渐衰退, 而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 气候处于由冬转夏的过渡季节。本市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2日。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 雨水增多, 3-4月常有大风和低温连阴雨天气。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入强盛时期, 大陆增温强烈, 在这样的环流形势下,. 6月份平均气温大于25℃,-;6 -8月大于35℃以上的高温大多在12-16天左右。 6-7月为梅汛期,全市6-7月的降雨量自北向南为320-380毫米;降水集中强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由于各年的夏季风来临和退却时间迟早不同,形成雨量多寡不一,
巢湖9509296-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