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站桩功概论(下)[杨德茂].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莀七、练习站桩功中的一些问题肈莅 :松和紧本来是对立的统一体,只是由于人的身体、肌肉、关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练功中特别要强调放松。因为放松后经络气血才可以达到自然畅通,各种舒适感才能产生,体质才可以加强,但是初学者往往苦于不能放松,愈想放松而愈感到发紧发僵,所以要想放松必须自然。王师还传授一个放松的决窍是:“上身似笑非笑,下身似尿非尿。”对初学者有很大帮助。但是习者必须了解到,身体的绝对紧和松是没有的,松和紧总是相对而存在的。比如:含胸是紧背相对而存在的。又如练功者讲究上虚下实,具体说来膝盖下如埋在土中,而上身要求放松,所以上虚是以下实为基础而存在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脖颈、手腕、足踝(亦称五个脖子)不能放松,否则就不能保持固定的姿势,也可说其它各部位的松是以这五个脖子的紧为基础而存在的。因此站桩并不是绝对的松,而且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时松时紧,时紧时松,要做到松紧适度,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练功者应在实践中体会之。初学者往往把下沉当成放松,实则下沉不是放松,放松是使肌肉松驰,但身体还要挺拔,如云端宝树,耸立冲霄。另外有的初学者觉得既然是练功,就得用劲才能得到工夫,则更是大错特错。正如王师所云:“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畅,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必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学者不可不知。练功时还讲形松意紧,所谓意紧是指精神专一,意念连续不断,与精神紧张完全不同,否则精神一紧则形体亦不能放松了。螃螁 :练功时的各种意念活动都是在人静的基础上进行的,练功不能人静就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初练者又往往感到人静很困难,强制人静,反而造成精神紧张,更加思绪纷繁,心如乱麻。对此先师王芗斋先生曾经说过:“注意致力追求人静。但都不知追求愈急,精神负担愈大,以贼攻贼,贼去贼人,前念未消,后念复起。为此,历来养生家设有许多方法,如外寄内托固定一处等,对初学者有许多帮助。但依本人的经验,惟有采用听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才能恢复和稳定神经。在杂念干扰厉害的时候,不但不有意识的排除,而且大量吸收,本身好象大冶烘炉一样,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尽在我的陶冶中,这样往往在不期却而却,不斯制而制的情况下达到人静。”这是王师的宝贵经验。根据个人的体会,如果一时不能达到王师所说的身如大冶烘炉境地,当杂念纷起的时候确实不可强制排除杂念,可以经常对自身是否符合姿势要求进行检查,如顶上是否似有长绳吊系,臀下是否和坐在凳子上一样,足心是否吸起等等,这样不强制排除杂念,而自然起了排除杂念的作用,久而久之,练功时自可不生杂念。诱导人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细听微雨声”,耳中听到绵绵细雨淅淅沥沥,不疾不徐,声音越听越远雨声越小,而始终在耳边。这样对人静很有帮助。又如:在意念中两只脚似站在两只船上,这两只船随波涛而起伏,此起彼伏,此伏彼起,人无颠覆之虞,而颇感悠然自得,这也是诱导人静的好办法。在初学者一要求人静,往往昏昏欲睡,这虽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对健康也有益无损。但昏昏欲睡并不是练功家所要求的入静,真正的入静应该是虽然杂念不生,但精神活泼泼地,神光内莹,犹如明月清潭,尘埃不入,久练自可达到此种境地。为了便于入静,在练功初期固然应该尽量选

站桩功概论(下)[杨德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5-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