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重大疫病的检疫与防疫规程-畜牧渔业论文奶牛重大疫病的检疫与防疫规程 关静(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156200)1规范性引用文件奶牛重大疫病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令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令第53号《中华人民共和令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医发2005年第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国务院令第55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奶牛疫病的检疫随着我国奶牛业的蓬勃发展,奶牛疫病的检疫技术至关重要。做好奶牛疫病的检疫工作,对奶牛群体的稳定、健康发展和优质奶源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奶牛的综合检疫技术做如下论述。,直接对奶牛外貌、动态、排泄物等进行检查。临床检查可分为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群体检查是检疫较大动物群时采取的方法,主要从奶牛静、动、进食3个方面进行观察,判断是病牛还是健康牛,剔出病牛和可疑病牛。经群体检查剔出的病牛或可疑牛都要进行个体检查。首先鉴别患病奶牛是患传染病还是普通病,并且要尽量确诊为何种病。不能确诊时,有的可以进行解剖检查或将病料送实验室检查,以便确诊。,主要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奶牛的情况。包括当地和近邻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有无从外地引进奶牛及其产品。疫区动物的管理情况、牛群的流动情况、饲料、饮水来源、同圈舍奶牛发病情况、病死畜处理情况。当地动物免疫接种情况,发病奶牛的年龄、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等。。一些疫病在临床上表现并不典型,但在尸体剖检时可能会观察到特征性变化,可帮助检疫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对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部位的组织病理变化,以帮助诊断。,检查奶牛疫病的病原体,这是诊断奶牛疫病的一种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病料的采集:采集病料力求新鲜,最好能在濒死时或死亡数小时以内采取。用具器皿应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杂菌污染。通常可根据疑似病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采取哪些器官和组织的病料。原则上要求采取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病变明显的部位,同时易于采取、保存和运送。如果剖检时难于判断是何种疫病时,应全面取材,如血液、肝、脾、肺、肾、淋巴结等,同时主要采取带有病变的部位。病料涂片检查:通常采集显著病变的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部位的病料做涂片,进行染色镜检。3防疫管理制度防疫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牧场出入口防疫制度、人员防护管理制度、牛群防疫管理制度、其他防疫管理制度。《牧场出入口防疫制度》在牧场出人口进行公示,进场人员必须按要求执行。牧场所有出入口有人守卫或上锁,在无车辆人员进出时牧场保安必须保证牧场大门关闭。所有进入牧场的外来人员必须经许可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登
奶牛重大疫病的检疫与防疫规程-畜牧渔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