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主义思路
四种思路基本简析
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普雷维什、辛格和缪尔达尔。被称为“发展经济学的先驱”
背景:结构主义者基于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状况的认识,吸收了一些经济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国际的一些经验事实,进而认为经济发展较之经济增长目标涉及的因素更多,不但涉及国内外经济因素,还涉及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
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对新古典主义的认识
对凯恩斯主义的认识
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
对国贸易的认识
对新古典主义的认识
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不是用的,因为它的理论不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渐进的和非连续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和谐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乐观的过程。
对凯恩斯主义的认识
凯恩斯经济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出发,把萧条时期的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储蓄过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失业的重要原因却是储蓄不足。
凯恩斯观察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是周期性的失业,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不仅表现为持久性的失业,还表现为广泛的就业不足,伪装的失业和低生产率的就业。
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其与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不相适应。
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
持结构主义思想的发展经济学家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刚性。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是自我均衡体系,而是持续的不均衡状态。
对国际贸易的认识
结构主义者在同新古典主义的论战中,推出了“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命题,讨论了等问题,并且分析了发展中衡的原因。
普雷维什和辛格同时提出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说而闻名一时。
普雷维什经济发展理论
创始人
劳尔•普雷维什
主要内容
—从国际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采用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法
中心发达国家
外围发展中国家
普雷维什经济发展理论(续)
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造成外围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应代之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外围按照中心国所走的道路,摸索前进,采用和引进中心的技术,效仿他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引进制度、文化、思想、意识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