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演变.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 战后国际贸易 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果某些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恰恰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
——托马斯·孟①
①托马斯·孟(Thomas Mun ,1571-1641 ):英国经济学家。
第一节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战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国际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程度日益加深。为了保持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许多国家积极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通过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不同方式,组建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实现区域内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服务等的自由流动。同时,跨国公司也有了比较迅猛的发展。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国际贸易增长迅速
战后,在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其发展速度是历史上未出现过的,其具体表现就是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要快,而且比生产增长速度快。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据来体会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
1948-1997
世界货物贸易增长
世界生产量增长
14倍

1948-1999
世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产出年均增长率
%
%


单位:亿美元
世界出口总额
科技革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
战后生产国际化的加快,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载体。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出现,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局部发展的环境。
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战前,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为满足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和食品等造成的。战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百分比





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百分比





世界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我们来看趋势图:
初级产品
制成品

第五章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