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塔沉浮录.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虿一个企业在他手里达到辉煌,也终因他的离去陷于长久的衰退之境。他之后的两任接班人,抱着重建辉煌的理想走进红塔,最终无功而返,留下一个个黯然神伤的背影。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红塔,发生在“一代烟王”褚时健身上。一个大型国企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艰难进程中,经历的所有阵痛和变局,都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得到缓解,得到解读。芄红塔三代掌门的人事沉浮袄不难理解个人英雄的光环为什么要罩在创业者褚时健的身上,一个最初只有100多人的小烟厂在他带领下进入了世界烟草业的前五名,他是这个神话的缔造者。螁然而,“红塔山”的命运同缔造了它辉煌的褚时健的命运有些相似。1997年,褚时健被捕入狱,红塔山的市场也随之急转直下。随着褚时健的退出,伴随红塔成长起来的个人英雄时代也结束了。荿1997年,昆明市副市长字国瑞接替褚时健成为红塔掌门,时值卷烟市场风向骤变,昔日烟民争抢的“红塔山”市场被各地烟厂的地产烟挤占,烟草市场封建分割的局面使买方市场成了各地烟草诸侯的封建领地。勉强维持了一年之后,1999年红塔山开始大幅滑坡,年度利税下滑达到35亿元。2001年,“红塔山”的销量只有30万箱左右。一个神话在短短两三年迅速沉沦。芆2002年,官员柳万东携手烟草技术专家姚庆艳临危受命,携手入主红塔。除了小心的运筹帷幄之外,柳、姚也没忘记红塔的老帅褚时键,不时去向褚时键请教。据说,“铂金”玉溪、“铂金”红塔山,就是褚时键的作品。羂2003年,红塔税利达134亿元,实现微量恢复性增长。但整个水准已经低于1994年,红塔至少向回走了10年。媒体报道称,在字国瑞的时代,红塔山虽然出现了“盲目”多元化,但依然还是强势品牌,到了柳万东、姚庆艳时代,红塔则已经面目全非了。膁兰德东京国际顾问公司总裁川田一元先生对红塔曾有评论:“红塔集团发展态势良好,但国有企业的体制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会让这里并不愿平庸的企业家感到如履薄冰。”膀从褚时健到字国瑞,再到姚庆艳,无论是谁,在红塔掌门的位置上,他们注定会留下壮志难酬的背影。这也许才是红塔最大的悲哀。红塔需要建立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必须能够保证,不管谁来谁走,企业都能够按照一个正确的方向自觉前进。而这不是靠红塔几代掌门就能解决的问题。红塔要走的路还很长。莇褚时健:品牌就是“始终如一”莄在褚时健时代,一切似乎有条不紊。在上游原料产品上,褚时健和农民建立利益联盟,把“第一车间”放在农田。他不时还到田间和烟农聊天,甚至和他们共同劳动。作为他们“利益联盟”的经典案例:褚从财政部要到政策,每年从红塔集团的税利中抽出20亿-30亿元资金返还烟农,这部分资金不计入红塔的税利,而是计入红塔的成本。薀很多年以后,褚时健如此解释当时的做法。他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利益分配趋向合理;另一方面,烟农收入多了,实力增强了,就能种出更好的烟来,红塔的原料就会一天比一天好,竞争力一天比一天强。成本链的拉长反而进一步壮大了红塔,这是褚时健的“辩证法”。而褚离开红塔后,烟农再也没有得到这么好的待遇。袀最先发现红塔山价值的是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商人。80年代初期,广东沿海地区时有卷烟走私现象,“洋烟”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他们来到云南,惊喜地发现红塔山在口味、质量、外观等多方面均可以与外烟媲美。这些精明的生意人马上做起红塔山卷烟的生意。“到云南买烟,然后卖到广东,热火朝天的买卖使这批生意人成了第一批百万富翁。就这样,红塔山走向了全国”,有人回忆红塔山最初的“走俏”。膄90年代红塔山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最高峰时年产量近90万箱。成为与“555”、“万宝路”等外烟抗衡的国产品牌。玉溪卷烟厂也由此被称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由于专卖的原因,作为生产者,只有中游市场而没有下游市场,烟厂和终端消费者是无法接触的。但褚时健带领红塔在全国建立了12000多个直销点,能够直接接触终端市场。蒃褚时健认为,要做大红塔就要共同做大云南的烟草业,一强俱强,产生聚合效应。正是这样的思路指引,他的几个得意门生姚庆艳、魏剑、邱健康分别被派到昆明卷烟厂、曲靖卷烟厂和红河卷烟厂。这三人后来成为这三家卷烟厂崛起的关键人物。云南烟草税利一度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罿不管市场多么紧俏,褚时健时代的红塔集团只生产一个规格的红塔山。在褚时健执掌红塔的18年间红塔山的配方、包装自始至终没有动过。他曾阐释了他的品牌经营观。他说,品牌就是还没有购买就知道它是什么的东西,是“始终如一”的。品牌只有价格的变化,没有品质的变化。据说,他在狱中时,抽到送来的红塔山,感觉烟味不对头,就托去看他的人捎话说“配方不能变”,“可能是发酵问题”……莆褚时健的红塔山无论从品质还是知名度都达至臻境。那时生产的红塔山香烟,后来被市场一路捧高,价格甚至涨至千元一条。若干年后,烟农怀念往昔,不胜唏嘘。“现在的红塔山太高,听不见也看不到栽烟人的苦。”膆

红塔沉浮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5-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