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刊物怎样做好“三贴近”.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年刊物怎样做好“三贴近”本文属于天天期刊网优秀论文本文来源于:天天期刊网/,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本文引用《中国传媒科技》【摘要】老年刊物当前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特殊的媒体,怎样在当今激烈的角逐中突破发展的瓶颈脱颖而出,是摆在老年刊物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三贴近”原则为老年刊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唯有此,老年刊物才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关键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展当前,老年刊物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在面临更多机遇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很多问题制约着老年刊物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打破制约老年刊物发展的瓶颈,激发老年刊物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老年刊物的长足发展,是摆在每个老年刊物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疑为老年刊物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三贴近”是老年刊物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那么,老年刊物何如做到“三贴近”呢? 贴近实际:老年刊物的根基贴近实际,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他认为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作为老年刊物,其内容就要真实地反映老年人所生活的实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及时发现好的素材,洞察老年人之所难、所需、所想、所急。《晚晴》杂志的刊物内容,一直注重反映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实际,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客观事物。把真实地反映老年人的生活、情感作为做好内容的出发点。要达到真实,就必须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口号:一是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二是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深入采访、把握全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发言权、话语权。在贵州各地采访时,《晚晴》编辑部采编人员发现,贵州省的百岁老人正在不断增多,于是决定以《敢活100岁》为题,并组织采写了这组系列报道,在2007年第6期刊出。为了采写好这组稿件,采编人员走出办公室,来到社区、村寨等基层寻常百姓家,先后深入到玉屏、盘县、贞丰、遵义、安顺、毕节、都匀、台江等地分别采访了8位百岁老人。同时还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编写了稿件,力求将这组稿件编写得更加富有代表性和可读性,以介绍经验和吸引读者。该系列报道刊出后,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主编的《报刊审读与管理》专门撰文对这组报道给予了表扬和肯定。黔东南州老龄委受这组报道启示,举办了100名百岁老人图片展。同时,这组报道还受到了很多老年读者的欢迎,纷纷电话咨询本刊,对该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许多读者认为,该组报道还宣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一组反映社会进步的好文章。周恩来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刘少奇在1948年对华亲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第一要真实”。“根深才能叶茂”,老年刊物之根只有深植于现实的土壤,才能带来内容之叶的葱郁茂盛。贴近生活:老年刊物的源泉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宣传思想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作为老年刊物,其内容就要反映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老年人的实

老年刊物怎样做好“三贴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5-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