芁孙延辉书法作品创作手记蒈作品一:《草书与善横幅》(作品尺寸260cm×50cm)蒆创作时间:2010年8月28夜羆创作工具:元书纸拼接、一得阁墨、牛耳笔肂创作手记:近年来习书,醉心于大草,用功于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并常置黄庭坚、王铎法帖于案上品读。作草书意欲在奔腾状态下求得线条之厚、润、活、静,每有新获,总爱以此文词入书,并与旧作比对,自我审思这些年来的变化与得失。此作在风格上我以古诗四帖之浑厚延绵为底,参入怀素之静、黄山谷之逸。在章法上求得疏密、润枯、重轻之对比关系,如是而已。薀作品二:《隶书云霞风雨对联》(作品尺寸260cm×60cm)袈创作时间:2010年10月7日夜莅创作工具:水纹纸拼接、一得阁墨、雪山飞狐笔螂创作手记:书法也罢、绘画也罢,笔墨若能有山野之趣,还能见雄逸之质,是一种境界。我生性爱散淡、行事亦积极,故在书写意气上偏爱“厚而活、雄而逸”。隶书我意取《石门颂》之逸,《张迁碑》之趣,在章法、结字上欲求枯润相间、聚散互应、纵敛相宜,再以佛教黄粉彩接中缝书小字,让魏楷小字与隶书大字、大块白与小块黄形成对比,求寻视觉张力,传达明快、活泼、雄逸之意。薁作品三:《草书折梅条幅》(作品尺寸230cm×50cm)羇创作时间:2010年10月9日夜袄创作工具:手工毛边纸拼接、宣和墨掺一得阁墨、大白云笔蒂创作手记:偶然欲书多因欣逢美文佳句,此时作书最见情性亦显功夫。近年好静,每晚独处于画室读书写字作画,总尽案上纸墨,至深夜不愿离去,在笔墨优游之中满是人生妙趣,时间流走于读书临帖戏墨之中,能留下来的“作品”甚少,大都付之火盆。此作为凌晨时分以条轴临写古诗四帖数张后,似有所新获,便戏墨而成,内容是我喜欢的古人思故友的诗句。盖因此作似能在动中求静,狂中求清,故留作一观。荿作品四:《草书层上条幅》(作品尺寸230cm×60cm)荿创作时间:2010年10月12日夜芄创作工具:洒银冷灰尺八屏、一得阁墨、大白云笔芃创作手记:爱上书法多年,早些年只限于书斋自娱自乐,学习一直不得法,眼界、方法均有问题。近年在枝江、宜昌、省书协团队中求师交友,并赴中国美院学习,到清华美院研修,参观全国书展美展,这一路下来,观念眼界方法均有改变。书法学习过程其实是眼界功夫不断变化的过程,学哪一路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视野,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个人所用的方法和时间。此作取法于唐宋行草,意于怀素、放翁门下,找寻线条与空间在对比中调和,在矛盾中统一,在动中求静。蒀作品五:《楷书千字文選句条幅》(作品尺寸230cm×50cm)蒇创作时间:2010年10月10夜蚃创作工具:佛教黄粉彩纸、一得阁墨、胜华笔庄大狼毫笔羃创作手记:今年暑期,得时入清华园参加书法研修,聆听诸位老师教诲,李松先生主讲魏碑,让我们大开眼界。李先生云:“书者当具三只眼,一只眼看古人,一只眼看当代,一只眼看自己”。习魏楷,只要一只眼能看清古人,择一高古之拓潜心习之,便可有成。可惜,我手头“碑版”太少,所见大多熟近俗。此作以《张玄墓志》为基,掺《张猛龙》》《孟法师》笔意为之,取巨轴幅式,打线格书之,意在体现作品的体量感,然徒见其形不见其趣,得失参半也。蒁作品六:《草书心同诗似对联》(作品尺寸230cm×20cm×2)薆创作时间:2010年10月12日午夜莇创作工具:毛边纸拼接、一得阁墨、牛耳笔螄创作手记:好句生书兴,佳构激痴
邓忠勇创作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