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和谐性
【摘要】新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国家认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个体认同的多样性以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冲突的根源和反对“二元论”论述新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价值共识和功能上的和谐性,在社会实践中二者可以完全共存。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新疆少数民族和谐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25-0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新疆解放时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13个世居民族。新疆少数民族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以及对国家认同的和谐性是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新疆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使民族认同的多样化以一种既能再生产其民族文化特征,又能与国家认同以和谐的关系共存,形成“立足民族、面向民族―国家”的认同模式。
一、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概念解析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民族认同”的概念是“认同”涵义在民族研究领域内衍生出来的[1]我国学者庄锡昌将民族认同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民族认同指对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也就是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就是族群认同。[2]本文中民族认同是指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行为革命时期的政治学学科领域,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个政治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3]在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背景下必须能够认识到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矛盾和冲突所带来的认同危机并且科学地处理好这种认同危机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认同和谐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多民族国家带了挑战,民族主义浪潮再度被兴起。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被迅速的推倒风口浪尖,极度夸大民族认同而弱化国家认同。自从新疆75事件发生以来,少数民族和主流民族的矛盾更被激化,连续不断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而绝大多数暴力恐怖案的实施者是少数民族。对于民族成分复杂的新疆地区,如果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能和谐共存,就会导致新疆地区民族内部矛盾激化,如果民族认同程度高,国家认同得到弱化,对于文化、语言、宗教等不同各民族间的矛盾以及民族和国家的矛盾则会严重阻碍新疆经济发展,让民族分裂分子有机可乘,分裂国家主权,影响国家统一。反之,如果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得到和谐共生,少数民族则会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并且让民族利益服从国家的利益,在国家统一稳定、新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基础之上创造民族利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和谐共生是新疆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充要条件。
三、少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二元论”
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是基于各个民族与国家的共同利益,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各少数民族在出生的土地上最早建立起来的就是民族认同,在民族认同得到充分的确立之
论新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和谐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