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小学:桑季梅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准备:准备简单课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出示课题,读课题回顾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时候谁在黄鹤楼送谁?诗文对照,理解诗词意思出示诗句,师配乐朗读诗文对照,理解意思:认真读课文,找到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并画下来。交流:第一、二句对应第一小节第三、四句对应第四小节4、指导朗读:你看,课文写得很美,诗句也很美,谁来读一读前面的诗文,把同学们带到诗的情境中去,其余的同学读读后面的诗句。三、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一)、观景藏情,学习第二自然段1、抓关键词“依依惜别”: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浓浓的情感吗?(板书:依依惜别)2、李白和孟浩然是怎样藏住这份感情的?(出示第二自然段,“藏”字着重)指读,3、虽然他们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但他们并不是为了观看风景,而是要努力藏起这份依依惜别之情(板书:观景藏情)4、指导朗读:一个“藏”字,包含了多么深厚的情谊啊,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5、认识黄鹤楼: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黄鹤楼,它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多次在这里,饮酒作诗,畅谈人生。可今天,在这大好的时节里,虽然景色美如画,他们却要分别了,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二)举杯话别,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习李白的话:自由读课文第三节李白的话,要求:读后画出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上你从中体会到李白怎样的感情?交流:敬仰之情A、“兄长和老师”:看一段介绍(师读):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游历的诗人,26岁他来到湖南襄阳,结识了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2岁,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诗家喻户晓,由于他俩生性豪放,都喜欢游历、交朋友,所以两人一见如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为兄长和老师。B、“孟夫子”:我们看李白对孟浩然的称呼,夫子,是古代对有才华、有道德的人的尊称,C、“您”:您表示对人的尊称,在李白的三句话中出现了6个您,足以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李白在写给孟浩然的《赠孟浩然》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课件出示)指导朗读:带着敬仰之情读读李白说的话。不舍之情:从第三句话中体会出来。带着敬仰,带着不舍,我们一齐读读李白的话吧2、孟浩然的话:A、读孟浩然的话B、理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它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这句诗的意思说是——C、学习其中的比喻句:孟浩然把他和李白之间的感情比作什么?(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感情怎样?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深厚的感情。(去掉旁白,加上动作)小结:我们说李白是诗仙,他爱酒,斗酒百篇,今天,他又举起了这酒杯,与好友告别,来表达心中浓浓的惜别之情。(板书:举杯话别)(三)、触景吟诗,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节,边读边想:从哪个词语或句子中能体会到这依依惜别之情。2、交流学习:A、伫立:伫立是怎样的立?(长时间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桑季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