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和掌握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含义;了解金融抑制的手段、效应及不同国家金融压制的具体表现;理解和掌握金融深化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实现金融自由化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金融与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其内容、中国的金融改革及其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金融抑制的手段、金融抑制的效应、金融深化论。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内容应结合中国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发展理论。
一、金融发展的含义
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
二、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1、金融相关率(FIR):指某一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常用M2/GDP表示。
2、货币化率: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和集中;2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3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从而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
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金融投资与理财服务的需求,促进金融业发展。2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产生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金融业发展
第二节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压制论”。
1、含义:是指利率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利率管制、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
2、金融抑制的根源
(1)利率管制:货币化程度低,资金严重短缺;名义利率<通胀率,即负实际利率,导致负储蓄。
(2)信贷配额: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过多的金融管制:对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制
(4)严格的外汇、外贸管制:进口替代、外汇配给、汇率高估、导致外汇黑市
3、金融抑制的效应
(1)负储蓄效应:负利率→S ↓、 C↑及资金外逃
(2)负收入效应:S↓→I↓→Y↓→S↓↓的恶性循环
(3)负投资效应: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受阻,将阻碍重工业发展和投资。
(4)负就业效应: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增长只会带来更多失业者。
二、金融深化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深化论”。
效应:积极的储蓄、收入、投资和就业效应。
途径:推进货币深化、金融体制深化、进行财政税收改革、进行外贸改革。
第三节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概念
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1、技术进步论 2、逃避管制 3、规避风险论 4、交易成本论
三、金融创新的类型
1、产品和服务创新 2、市场创新 3、制度创新
第四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
1、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第十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