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四章
重点问题
要素禀赋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雷布斯津基定理
列昂惕夫反论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主要内容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第二节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一、 H-O模型的基本命题 (一)H-O模型的提出
李嘉图认为比较利益源自劳动成本相对差异
国际贸易
价格差异
成本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赫克谢尔——比较利益存在的两个前提 一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应该有差异; 二是不同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投入的要素比例应该不同。
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区际的划分在于不同地域之间要素存量相对丰富的差异,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应该具有相同的起因和特点,彼此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H-O模型以生产率一致为出发点,从要素禀赋方面说明生产成本的差异。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二)H-O模型的假设前提
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即2*2*2模型。
两相同,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充分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
两个国家最大的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劳动与资本。
在两种产品中,一种是劳动密集型,一种是资本密集型。
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被抽象掉,不予考虑。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三)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资源生产的产品。
如果两国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即使要素的生产率相同,会产生生产成本差异,两国会发生贸易。
交换的结果,是使各国间要素的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在这个理论中,还存在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二、 H-O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的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差
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
贸易产生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二)H-O模型的数学推导
(三)要素价格均等趋势分析
要素均等化定理(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 : 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原因:
差异出贸易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要素均等化定理正规证明
E
A国
B国
D
C
2017/11/1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