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003-2004学年
1
第一章:绪论
课程目的
通过介绍经济学方法论基本知识,提高对已有研究做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论证自己见解的能力;
掌握在实践中如何遵循严谨的研究方法;
了解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基本要求和过程,为开展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课程主要内容
经济研究的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步骤;
经济学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研究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
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研究项目报告
调研工作报告
学术专著
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
3
学位论文研究的特殊性
学位论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的用途是向评审者证明,自己已经达到了相应学位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首要读者是评审者,可以假定其具有本领域的丰富知识;
评审者对学位论文有一个预期的规范模式。
4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对拟研究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没有明确研究目标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
未能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不善于对前人的成果做出批判性思考,文献综述缺乏条理性;
缺乏形成研究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能力;
不善于选择和判断适用于自己研究的方法;
论文中使用不严谨的概念;
5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分析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
将其他人的见解用作自己分析的论据;
盲目接受社会上流行的说法,缺乏自己依据经验事实进行的论证;
将研究方法与目的相混淆;
所做结论与自己的研究发现相脱节;
不善于表述研究结果;
存在过多的技术性错误(论文结构、格式、图表和文字表述)。
6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主要内容
讨论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有秩序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这一性质。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如何形成待检验假说和如何对其进行检验。
介绍规范的研究方案设计,指出准备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介绍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经常利用的数据类型、分析方法及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介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表设计,讨论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介绍规范的学术论文框架结构和格式要求。
介绍如何准备答辩和可以利用的报告方法。
7
本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
涉及到科学哲学,但是仅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角度进行讨论;
涉及到逻辑推理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但是并不系统地介绍逻辑推理知识;
涉及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是并不介绍研究中可能利用到的具体分析技术。
8
主要参考文献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朱刚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劳伦斯 A. 博兰著《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马克布劳格等著《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托马斯 A. 博伊兰、帕斯卡尔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经济出版社,2002。
9
指定阅读材料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四十周年
第六章*
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
Allan Schmid and Paul B. Thompson, 1999. Against Mechanism: Methodology for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0
经济学研究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