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郑板桥开仓济民 译文 答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莃郑板桥开仓济民袁译文+答案羅螆肃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蚈芈膅【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袃蚀莆薅翻译:芀螁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A),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辄:就),人相食(值:遇到)(或:有的人)。(2分)薁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蚁答案:.(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2分)节答案: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芁蒈蒆羆曲肱而枕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薀袈莅《五柳先生传》检测题螂莇羇(全卷共60分)袄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荿赞曰: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肅芄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4分)芃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⑵亦不详其姓字(清楚)蒀⑶每有会意(领会文章的主旨)⑷或置酒而招之(有时)蒇⑸造饮辄尽(到,往)(就/总是)⑹期在必醉(期望)蚃⑺曾不吝情去留(竟,还)(离开)⑻因以为号焉(于是)羃⑼性嗜酒(爱好,喜欢)⑽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芇⑾)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⑿衔觞赋诗(酒杯)薆膂二、翻译下列句子(16分)螃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艿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得。羈②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螆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芀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莀每当对书中主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肇④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芅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羀⑤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膇他到了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膅⑥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蚅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蚁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艿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薇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肄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蒁芀三、原文第二节中空格处应填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的意思: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4分)蚆四、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是(2分)(A)

郑板桥开仓济民 译文 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