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学习指南(中文第六版)考试号:640-A学习指南教学进度第1章网际互联(理论2+1课时)第2章TCP/IP简介(理论2+1课时)第3章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TCP/IP排错(理论4课时)第4章Cisco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IOS)(理论4课时)第5章管理Cisco互联网络(理论4课时)第6章IP路由(理论4课时)第7章增强IGR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理论2课时)A学习指南第8章第2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STP)(理论2课时)第9章虚拟局域网(VLAN)(理论6课时)第10章安全(理论2课时)第11章网络地址转换(理论2课时)第12章Cisco无线网络技术(理论2课时)第13章IPv6(理论4课时)第14章广域网(理论4课时)A学习指南第1章网际互联本章要点网际互联基础知识冲突域和广播域的计算OSI模型的分层结构二进制、A学习指南1、网际互联基础知识首先我们根据下面这个网络拓扑图,来了解在局域网中,主机之间是怎么交换信息的。对应我们课本的P2-3。(mac)A学习指南通信的原理:PC-、冲突域和广播域的计算首先,我们必须先掌握两个概念:冲突域和广播域冲突域: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所有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A学习指南广播域:如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但是广播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的,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一般不转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A学习指南其次,我们要掌握各种网络设备对广播域和冲突域的划分。网络互连设备可以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冲突域、广播域。但是,由于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可能工作在OSI模型的不同层次上。因此,它们划分冲突域、广播域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如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网桥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而每一层的网络互连设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完成各自不同的任务。A学习指南
ccna学习指南(第六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