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孔繁森博物馆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观孔繁森博物馆心得体会.docx参观孔繁森博物馆心得体会孔繁森同志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传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当时担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然而他却十年如一日,一腔热血洒高原,做人民群众的好儿子。他家有高龄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却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他囊中羞涩,在藏工作10年间几乎没给家里寄过钱,却对藏胞十分慷慨大方,用自己的工资为藏胞买药、为扶养藏族孤儿竟多次卖血换钱。他始终在努力践行自己最喜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然而,令人痛惜的意外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孔繁森同志于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II寸年50岁。听着这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望着那一件件实物和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泪水多次润湿了我的双眼。我为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境界所震撼,为孔繁森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党性信念所感动,同时也为这样的好干部过早的离去而深感惋惜。孔繁森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两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藏族同胞呕心沥血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卬象。走近这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人民公仆,我感觉自己乂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孔繁森同志走了,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鼓舞人们的斗志,净化人们的心灵,鼓励全党同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自己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认为,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权力观和金钱观上。孔繁森的权力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如何对待和使用权力,孔繁森始终有着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孔繁森认为,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绝不把职务当成捞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孔繁森始终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在组织安排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大局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1975年,聊城地委任命他为宣传部副部长。他找到组织说,他当不了,不合格,要辞掉去做团的工作。他想的是事业。连续12年的副县级,两次援藏,期满后又服从组织分配,到条件更差的阿里地区工作。无论到哪里,他完全服从组织分配;无论到哪里,他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官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影响力有两种:一是任命职务赋予权力的影响,二是非权力性人格力量的影响。孔繁森的权力观,实质就是既有权力,又有人格,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他殉职后,阿里地委秘书长柴腾虎构思了一副对联,就是代表广大干部群众对他人格的总结一一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这是对他10年西藏工作的精准概括,也是对他人生价值观恰如其分的高度

参观孔繁森博物馆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5-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