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世纪我们怎么“管人”?曾湘泉主讲人简介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11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籍贯湖南湘乡。197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劳动经济学家、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专家。美国管理学会、美国薪酬协会国际会员。兼任卫生部第四届“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教学分会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同时受聘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等多家大型、特大型公司薪酬委员会的顾问。出版《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对中国工资问题的宏观动态考察》、《劳动经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著作。主持并完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及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工资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等十余项重点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业内享有很高声望。内容简介自上个世纪六七十代,“人力资源”这个概念首先从北美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包括企业和非赢利组织在内的各领域所广泛接受和认同,并且在实践中成果显著。1993年,人力资源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被引入中国,从那时开始,国内企业和非赢利组织原有的人事管理的理念也随着这一概念的引入开始发生转变。和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更强调员工的发展,人力资本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中国企业和非赢利组织的管理迎来全新的挑战:我们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国内还是全新的事物,各企业和非赢利组织管理者的传统人事管理或干部管理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时间的考验,而且知识经济和后工业化时代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在考验着各企业和非赢利组织的管理者,这些都有待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推进这一理念在中国的健康有序运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为您讲述《21世纪我们怎么“管人”?》,敬请关注。全文很高兴跟大家一块来共同分享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信息和知识,那么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得1993年的时候,我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和我们的校长一起做高考咨询。那个时候有一个家长就问我什么叫做人力资源管理,他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是做计划生育的?所以当时我们的校长就说了,说你们要和国际接轨,要把人事管理改成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是有些超前。事过了将近十年,我们回过头看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人事管理,或者对人的管理,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这些地方,我们想也不会重新出现这样一种笑话。我们知道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的观念或者说我们的理念,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来讲,我们必须从一个更广更宽的视角,来看待,来认识,所以我今天讲的问题是讲国际化背景。那么国际化的背景其实就是说,我们要求了解国际上先进的人力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层面的东西。第一个问题我先跟大家简要地讲一下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现状。那么从国际上的情况看,一个方面是从理论层面或者从学科层面上讲,我们看北美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它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那么比如美国,它的人力
世纪我们怎么“管人”?曾湘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