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摘 要: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分析了大学校园建设中道路设计的方法,提倡因地制宜地运用国林规划构图基本规律,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具有现代高校学习氛围的校园道路系统。大学校园中,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文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用,对于校园总体布局,人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校园的改扩建与异地新建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的不良衔接所带来的校园入口治安和环境问题;校园内机动车辆对行人的干扰问题以及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但组成校园道路系统的广场和道路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应是大学校园中亲切宜人的空间,提供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场所。 。经国务院批准,原浦口区和江浦县于2002年3月合并组建新的浦口区,该区作为新成立的南京新城区已被南京市定位为滨江城市重点开发地带。总占地面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坐落于浦口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伟大的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离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里,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投资发展的风水宝地。南京市及浦口区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该区建设成为一座集旅游、文化、体育、商贸、金融、科技、教育等为一体的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功能设施完善的滨江城区。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 (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行驶,就近停靠各出入口,而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广场、林荫步道相结合。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尤其是校区主轴由北向南中央大道,尺度放大,形成宽广的景观大道。安全性原则:中心教学区按照人车分离方式,充分注意使用安全。多样性原则:多条道路相互连接、环绕,摆脱单调的校园道路设计。(2)道路结构基于上述原则,校内道路采取车行与人行分离形式,车行环路在外围,人行则在环路之内的各广场序列之中,并采用步行广场、林荫道的方式与景观结合。休息小道设于林荫中央林带边,并留出公共开放空间,集散步道、观景、交往、休息为一体,充分感受自然环境对身心的熏陶。 (1)车行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校园设置了若干完整的车行主要环道和次要环道,高效快捷地联系各区。同时,车辆在各区的外围亦可进入该区的各个建筑群,避免机动车对各区的步行系统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人行沿两条轴线构成的景观步道远离外部的环路,是一个幽静安全的步行区域,亦与教学区、学院区与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组成完整的步行网络。 3、主要道路及景观步道的规划布局依据自然地势与新校区校园功能的要求,把新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校大门、体育活动区、教学区、镜湖、学生宿舍区、天宝阁等几个组成部分。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校园功能分区为基础,实现交通网格化。校园交通以外环路和内环道为主要通道,外环路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自行车及人流为辅;内环道以通行人流为主,使整个校区反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没计原则。(因江浦校区所处地势较为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