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内容;
3、赏析诗歌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4、背诵诗歌。
《夜雨寄北》赏析
李商隐
作者
介绍
李商隐画像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
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
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
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而这首诗这是写于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当时他正担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也可以说愁苦寂寥时诗人当时最主要的心情遭际。
作品背景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听朗读,注意体味诗歌的感情
诗文技巧分析
夜雨寄北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这句之中用两个“期”字,不仅在节奏上先停顿后转折,而且在内容形式上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现了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
诗文技巧分析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值得注意的是“涨”既写出了秋雨满池子,又暗喻了心中的愁思。“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亲人深深的怀念。
《古诗二首》课件(《夜雨寄北》《论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