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秘密(转载)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中医的八纲辨证法,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然绝大多数的中医师在治病时,都只有使用到表、里、虚、实、寒、热等六纲,对于所谓阴阳的判定与应用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观念造成千年以来中医学被误导到一错误的方向,能真知阴阳者,就能做出正确的疾病预测方向,也可以预知疾病的演变与愈后如何,一旦对阴阳观念有了正确领悟后,自然而然开立处方的方向就截然不同于一般的中医了,我在教学的课程中很难将阴阳的观念用语言来陈述清楚,但是在教临床时就不一样了,实习医师可以直接触摸到病人,从手掌直接接触到病人身体来感受体温的不同,加上望诊的功夫就可以确知病人体内阴阳的变化,这次来跟诊学习的学员们都非常之优秀,我能教的也不过就是阴阳二字诀的精神而已,我将尽全力让所有跟诊医师都能领悟到这中医所谓阴阳的神髓所在,原本我的想法是让跟诊医师循序渐进的来学习阴阳的病理变化,但是学员们的智慧都很高求知欲望也非常强,使我不得不提前解说阴与阳的平衡观念与判定方法,这也就是我认定中医能够做到的极限所在了。 我举例来说明所谓阴阳辨证法给中医界的同道们听听,有兴趣研究中医的读者们,看看就好,不需要要求自己一定要懂,比方说现在有一肝癌病人,已经产生腹积水,西医抽水出来后,积水又一直回来,而且越积越多,你如果是他的主治中医师,请你用手摸摸病人肚子,用心去感受一下病人腹部的温度,你会发现是温热的,而病人四肢却是冷的,正常人的身体都是冷的,只有手脚是温热的才对,现在病人出现腹部高温,这就是阳不入阴的现象,也就是所谓阴阳相隔的危证,由于体内肝脏是处在阴实的状态之下,阴因为有实在,所以拒绝接受阳的进入,当阳因此而反逆时,腹部就产生阳热,而这种热是阳热,并不是真热,类似一种低温的高烧,所以我们当中医必须要将阳与热切割开来,切记不可将阳误认为热,或是将热误解为阳,二者的差异是天壤之别的。再举一例说明,一位患有舌癌的病人来诊,她已经先被西医开过刀,紧接着再做放射线治疗,但是癌症仍然继续扩散,经人介绍来求诊,当你用手去触摸患处时,你的手可以感受其温度是滚烫的,而且是集中在一处上,不是全面的,这就是金匮中所谓的痈疽,再加上病人不断的陈述说,其口内不断的化脓出来,因此口中异味造成食物无味,查看病人口内,可以明显的看到右侧牙龈已经是大块的在化脓之中,所以我们可以判定是痈疽因为化脓而产生的局部性高热,由于判定的不同,所以处方上就大异其趣,肝硬化的病人是因为阳不入阴,所以处方考虑的方向就是如何使用阳药,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说明,辛甘发散与甘淡渗利皆为阳性,还有用所谓至阳之药,像生附子、生硫磺之类的药物,都是我们应该列入考虑的处方药,没有使用这些阳药,病人将因阳不足而无法进入阴,造成阴阳分隔之危症,体内之阳气无法将阴实打开而失去生命。 又舌癌这位病人,因为其患部表面极热,所以可被判定是痈疽是热,此热不是阳不入阴,所以我们开立的处方就变成使用拖里解毒等寒凉的药物较多,像是使用黄连、黄芩、黄柏等寒性解毒药物,加上炮附子、白朮等排脓药物,再配合一些宣肺气的药物,来预防气管跟喉咙因为脓疡部位过于肿大而造成气管与食道闭塞的危症,以免到时病人是因为无法呼吸或是无法吞咽而失去生命,治这类病人开立处方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举凡有痈疽的病人,我们必须同时给予补血补气的药物与增强胃气的药物,来预防病人因为体力无法负
阴阳的秘密(转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