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区域发展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论文题目课程名称评阅成绩课程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学生:(商学院,学号)摘要: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整合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通过对区域经济情况社会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区域范围,大可以理解为国家小则可理解为国家内某一地区区域经济学运用的是经济学观点,研究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经济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讨论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及实际应用,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发展及应用引言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指单一某一种区域类型,而是依据研究需要的不同,既可以是经济区域,也可以是行政区域,还可以是自然区域区域经济学包含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把区域经济学视为经济学和地理学融合的应用经济学,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内对区域经济学研究也更加深入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衡问题如何实际应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是较为新型的经济学科,与古典经济学相比起步较晚,但从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人们很早就在尝试研究空间与经济的关系。最早的例子是杜能的农业土地区位研究,这些经典的研究分析为后续空间经济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人们也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区域经济进行着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空间经济问题分析的框架,开始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现象,一些经济理论需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并且基本不考虑空间因素区域经济学则将空间因素考虑了进来,所以得出的研究结论很多时候都与主流经济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例如:运输成本问题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生产空间和市场空间分离,所产生的成本算在生产成本内,降低成本的方式是改进运输技术。区域经济学则认为调整生产区位才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避免额外成本,提升效益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则就要研究厂商区位如何合理选择,来实现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从单纯的区位研究到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发展到了宏观,整个区域经济学逐渐从独立学科走向成熟阶段。(一)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杜能“孤立国”理论(1)杜能圈:(二)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三)中心地理论该理论是由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四)市场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

区域发展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912 KB
  • 时间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