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守纪律讲规矩的共产党员
主要内容:
(一) 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风建设的含义:党风,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和社会活动中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本质和指导思想在当组织和党员行动中的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
党的三大作风和其他一系列优良传统作风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基础和依据的。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党员行动中的客观表现。
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学习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一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二是纠正党内各种不正之风。
思想建设:灵魂、根本;组织建设:基础、保证;作风建设:形象、力量。
廉政建设的含义:许慎《说文解字》:“廉,从广、兼”。广者,大之意也,可理解为“普遍”,兼者,可理解为“兼顾”。所以,“廉”字的含义就应该理解为普遍兼顾他人的利益,不贪不义之财,不营一己之私利。三千多年前,西周《》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
廉善: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好评。廉能:贯彻执行法令。廉敬: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廉正:品行端正。廉法:执法不移。廉辩:辨明是非。
廉政建设是为实现廉洁政治的目标而从事的政治活动。
主要内容:廉政教育、加强管理、纠正不廉洁行为、整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清楚腐败分子;建立健全廉政制度等。
含义:廉洁政治表现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举措
中央有反腐倡廉的“动员令”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中央加大反腐力度的四个标志:
十八大报告强调“反腐”
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
过去表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十八大表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并提出要求。
十八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
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求真务实,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勤俭节约,改进文风会风,克服官僚主义;加大对党的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
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首次在党的正式报告中将反腐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出惩治腐败、预防腐败和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等具体防腐措施。
必须严明党的纪律:自觉遵守党章,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内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从2013年6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对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部署,强调要加强统一领导,明确党委负主要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2014年10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好主体责任,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严重失职。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在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指出“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强调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
预备党员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