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重庆北部新区教育局文件渝新教发﹝2009﹞37号重庆北部新区教育局关于转发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现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校按照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请各校结合北部新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自查表(见附件)认真进行自查,自查表请于3月。附件:北部新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自查表二○○九年三月十九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电子公文电子公文专用章渝委发[2008]32号核收: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8年12月12日)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现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提升了我市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水平。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部分学校、部分毕业年级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体育卫生事业投入偏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卫生基础设施普遍达不到国家要求;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下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体育师资配备不足,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各项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健康重庆”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切实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和规划,研究和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二、进一步明确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健康重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目标任务。力争到2012年,使我市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等级,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肺活量等机能指标明显改善,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学校体育设施基本完善,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率达到80%以上,建设1000所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基本达标,全市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达到98%以上。——中小学食堂、厕所、饮水等基础卫生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得到有效保障。——学校体育教师和校医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职校医配备率分别达到95%和70%,健康教育、健康体检覆盖率均达到100%。——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全面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以上,到2012年平均身高增高1—2厘米。三、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的各项政策措施(一)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评价制度。从2008年秋季开始,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深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培养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小学、初中
重庆北部新区教育局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