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财工程"
高复先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顾问、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广东省总结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对进一步提升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推进整个"金财工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IT时代周刊》2003年7月(上半月刊)介绍:西樵镇所有行政单位各设1名财务人员,成立6人的结算中心,南海20个镇建立35人的市直结算中心(原287家行政事业单位400多财务人员),整个系统建立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政务一盘棋、财务一盘账、财务信息实时在线及财务事前控制",通过信息技术使各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透明化,进而有效堵住了财政"黑洞"。这种成功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案例,不仅对推动"金财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社会提高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南海以乡镇结算中心为基础的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第一,南海在在财政结算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是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体制"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手工操作难以解决的信息私有、操作"黑洞"等问题。
第二,南海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形成"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个制度"的做法体现了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在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导下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就能避免的"信息孤岛"的产生。
第三,南海建立在台基础上的远程支持系统,充分体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网的先进性,不仅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更以"数据集中"的方式解决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使得财政监督、资金调拨等的协同管理成为可能。
乡镇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提升
在总结南海财政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对信息资源的深化管理。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很快成为《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不仅强调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机制,还强调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与使用的全面管理。
根据乡镇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人员的反映,目前乡镇财政结算中心的票据、工资、合同、资金、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预算等应用模块,虽然能满足各项管理功能的要求,但存在数据分散,模块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有的"信息孤岛"现象还较严重。这就提出了乡镇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应用模块集成的优化提升任务。
乡镇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提升工作从哪里入手,向什么目标提升呢?
我们的回答是:从数据标准化入手,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数据标准。建立数据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例子是:某乡镇政府的工资系统是按工资表建库的,公务员张华的工资号是0104;而人事系统是按人事档案建库的,张华的档案号是1122。这样,人事系统要查张华的工资信息,就需要做一个"接口"(即数据对照表)将1122换成0104,才能查到张华的工资信息。如果用这种初级的分散开发方法,再开发出培训系统和考核系统,张华在不同的系统中都是不同的代号,互相交换信息的办法是靠做对照表"接口",4个应用系统至少需要12个接口。如果应用系统有8个、10个等等,接口
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财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