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审计,推动农村财政规范管理
2008年上半年,甘肃省庆阳市米东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查处基层政府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审计查出夏河村原出纳王某在06年2月到5月期间私自提取巨额存款达411万元且不入账,擅自出借给原村民委委员徐某,虽然陆续收回201万,但至今仍有210万元集体资金长期账外运转。七里村出纳在02年至05年期间,采取公款私存,,采用收入不入账等手段,挪用占用集体财产、变卖土地等共占用集体财产金额670万元,与村干部共同私有。米东区总共5个村中,一共查出违规、。
小山村的腐败现象令人震惊,然而类似这种现象在我国广大基层农村是屡见不鲜,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导致集体资产严重流失,恶化了干群关系,更不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农村集体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集体的资产属于集体所有,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推行农村经济在线审计,打造阳光村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昌平区着眼于服务农村经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新路子。2008年,由北京市经管站牵头,昌平区经管站与基层政务软件研发单位共同开发了“北京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并成功上线使用。通过这套系统,市、区县、乡镇三级经管部门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进行远程的农村资产审计工作,准确、快速得到审计结果。这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实现了审计工作的“业务信息化、数据标准化、操作流程化、管理规范化”,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 推动了农村民主和谐。
以往处理村民的上访或纠纷事件,审计工作从手工查原始票据到得出审计结果,环节多,耗时长。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可以迅速将审计结果对村民公开,所有的细目都有很清楚的收支表。另外,村民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全面地了解收支情况,让农民一起参与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从而减少了农民对村干部的不理解和误会,密切了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了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强化了农村集体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从而促使其快速发展壮大。
(2) 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
村财集中管理,村级所有的财务账务、资产台帐、合同文本全部纳入到事务所统一管理,并统一了会计科目,结合现有的审计建设条件,系统实现了原始凭证与电子凭证挂接,并在农村经济业务准确核算的基础上建好审计数据源,给审计结果真实性提供了保障,账目由“浑”变“清”,增强了其透明度,促进了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改变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有效地防止了村集体资产的流失。
(3) 强化了审计监管职能。
以往的手工审计都是按照个人自身的工作经验实施审计,审计方法不尽相同,影响审计质量。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通过引入农村经济审计业务中常用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设定了规范的审计程序,编制了17种常规审计专用模板,审计人员
乡镇审计,推动农村财政规范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