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新发展经济学(第二版)
周天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目录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技术进步的形态与技术结构的选择
第四节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协调与科技政策
思考题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技术通常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它表现为物质和知识双重性质;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认识世界,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的选题通常有明确的实用目标;它的评价标准是“新”而不是“深”;它的经济效益比较直接、确定。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在不增加资金和劳动力的条件下,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来实现。其主要标志是:
(1)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2)改革工艺,采用新材料;
(3)提高劳动者素质;
(4)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5)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6)使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等。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具体地讲,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国民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自动化、机械化逐步代替人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且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日益进步,也使资本收益率越来越高。
(3)技术进步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能够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技术、工程知识,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4)技术进步使工艺、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改善了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
(5)在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一方面使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 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的投入越来越节约,而产出水平越来越提高,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6)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给经济增长的内容创造了新的社会形式。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二、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理论。他试图运用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概念仅仅是指人口、资本、工资、利润、地租等在量上的变化的局限。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一)曼斯菲尔德的新技术推广说
20世纪60年代,曼斯菲尔德在分析了影响新技术在同一部门的不同企业之间推广的经济因素后,提出了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变动速度的学说,即新技术推广说。
曼斯菲尔德首先提了“模仿”和“守成”的概念。模仿是指某一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以它为榜样,也相继采用这种新技术;守成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并不模仿它,依然使用原来的技术。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为了研究同一部门内技术推广的速度和影响技术推广的各个经济因素的作用,曼斯菲尔德对分析作了几项假定:
(1)假定新技术不是被垄断的, 可以按照模仿者的意愿自由选择和采用;
(2)假定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小到不足以阻止模仿的过程;
(3)假定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新技术本身的变化不至于因新技术的变化而影响模仿率。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在以上三个假设的前提下,曼斯菲尔德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变革速度的,主要是三个基本因素:
(1)模仿比率。
(2)模仿的相对盈利率。
(3)模仿的投资额。
11/10/2017
第六章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第六章 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