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生素 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生素的现状及发展摘要:抗生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近几十年来抗生素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业。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越发严重。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用。关键词:抗生素,历史,作用机理,发展,种类,政策,滥用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一)抗生素的历史:1877年,Pasteur和Joubert率先观察了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长。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随着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其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结核。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1980年,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和其他抗菌药不同,它们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耐药性的影响。(二)作用机理: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4大类作用机理:一抑制核酸的合成:抗生素起模板功能的抑制剂作用、抑制转录的起始。主要的抗生素放线菌素、丝裂霉素、利福霉素和利福平。,核酸具有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功能。,从而影响DNA合成;(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转录酶)的亚单位结合,从而抑制mRNA的转录—利福平。,阻止氨基酞--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肤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通过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使肤链增长受阻(可能由于抑制了转肤酶的作用),因此抑制肤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终止因子进入位,促使己形成的肤链释放,盘绕而成为新的特殊构型的蛋白质。核蛋白体解离为和,重新再利用。氨基昔类抗生作用机制是杀菌药,对细菌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多个环节,包括抑制始动复合物的形成选择性地与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诱导错误匹配,合成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阻止终止密码子与核蛋白体结合,使己合成的肤链不能释放,并阻止核糖体解离,造成细菌体内核糖体耗竭,从而阻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细菌蛋白质合成

抗生素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