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葿巴曙松:中国应加快金融开放蒆2010-06-2915:08:17 来源: 网易财经跟贴 74 条 手机看股票薃网易财经6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客)。他既是学者,同时又有丰富的政策调研经验。他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曾给政治局委员讲课。他认为不应再把人民币紧紧和美元捆绑在一起。他反对金融阴谋论,主张大胆学习国际金融规则,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以下为访谈实录:蒄在金融危机之前给领导人讲课膁网易财经:欢迎您参加我们网易财经的访谈节目,在您的新书《中国金融大未来》中,您对中国金融改革做了许多深刻的思考,请问您认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蒈巴曙松:谢谢网易财经和“湛庐文化”的安排,使我今天能够有机会和网易的各位网友讨论一下金融改革的问题。蚃应该说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冲击,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从经济金融的发展史来看,金融危机似乎难以避免。所以作为一个金融的研究者,一个金融市场、金融政策的研究者,能亲身经历这个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事情。它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一个危机从酝酿到扩散,到迅速的传染,逐步应对,产生效果,这个过程,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也在不断的观察、思考。我们《中录了我和我们金融界的朋友一起的一个思考、观察的轨迹。薀实际上在过去的大概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在这两次金融危机里面,中国金融体系的表现是迥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们可以看1997、1998年的时候,大家对中国金融业的评价是“技术上破产”,它成为整个金融经济体系的一个定时炸弹,大家认为这个炸弹迟早是要炸的,只是在什么时候炸的问题。虿在10年之后,我们看到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金融业的表现,在全球都是一枝独秀的。中国的金融业,中国的金融决策者也好,金融市场也好,金融机构也好,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一定是符合了一些中国的国情,又符合了金融业发展的一些规律的事情。我们通过亲身参与这个过程,来不断的提炼、总结,我想一次大的危机之后,研究也是在不断深化的。从一个近距离的观察到逐步的总结,如果时间长了,再过几年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总结整个应对危机的过程,这些成败得失,对于我们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发展会奠定很好的基础。芇网易财经:您曾经给政治局讲过金融课,我想请问一下您在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给这些领导人讲课的?蚃巴曙松:其实政治局集体学习这个形式,在特定的时期反映了我们的最高决策层对整个经济、金融状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总体判断,和决策层的关注要点。羁实际上在我们进行这次金融改革的讲座的准备过程中,从表面看,似乎全球的金融业,中国的金融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2007年的时候是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顶部,各方面看起来都很好,但是决策者开始关注金融体系潜在的一些风险,就表明当时我们已经对于欧美的一些资产泡沫,以及中国金融体系内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思考。至于这个集体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促使这些最高决策者共同思考在各自的决策里面,充分地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变化。莁实际上我们看到,我们在应对危机时,比较早的先于全球经济体复苏,其实跟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决策者比较早的开始关注它的演变是有关系的。羆不要再紧盯动荡的美元肇网易财经: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前,您赞成人民币升值吗?莂巴曙松:其实升多少或者或者是否升值,并不能由哪一个人的赞成或者不赞成来决定。一个市场化的指标,应该是由市场交易来决定的。如果说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简单的是升值或者是不升值,这样的回答跟美国的一些政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逻辑是一样的。蝿我们看2005年7月21号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到这次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超过20%,但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两、三百亿美元,上升到两、三千亿美元。我记得在2003年、2004年的那次中美汇率争论里面,美方有一些政治家就说“人民币在当时水平的基础上升值15%,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就消失了”,但实际上我们升值超过20%。现在这个游戏又重新开始在提,我们看到美国有一些政治家又开始重新呼吁。聿第一,这个问题不应该把它泛政治化;第二,指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这一点其实根本达不到,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当时逼日元升值,日本现在对美国还是有很大的贸易顺差。膆中国从自己的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汇率制度,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中国国内有一股情绪,一种冷战思维,觉得你越是要我升值,我就偏不升值,所以美国只有比较高调的要求你升值,你才可能达到它不升值的目的。陷入这种动机的猜测,你很难
巴曙松:应加快金融开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