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农科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为了农民的利益,她放弃了做微生物学家的理想,选择了她深爱的三江沃土,选择的是风吹日晒和微薄的工薪;还是为了农民的利益,她放弃的是天伦之乐,生活的安逸,选择的是呕心沥血。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繁华所诱,不为亲情所牵。她,就是党的十六、十七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省十佳公仆……现**省农科院**分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同
志。
一、放弃安逸,选择创业,结缘油城
**研究员是我省优秀的农业科技推广专家,二十几年来,在农业推广战线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深受农民欢迎和信任的农业专家型领导干部,被誉为“农民兄弟的贴心人”。
2005年底调入省**省农科院**分院以来,她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带领**分院的全体干部和科技人员,用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人员调聘、学科搭建。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帮扶工作等全面展开,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科研工作全面铺开。三年来,**分院全体员工在**院长的带领下,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初步形成以总部为核心,**市现代农业园区、安达封闭育种基地、富锦抗线大豆生态研究中心、**金谷原种业五位一体共同推进的发展格局。2009年是分院落户**、服务**的第三年,分院人在大同区建立了特色果蔬研究所,在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选派20名专家到**市各区县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开展
“支农”服务,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为农民做示范。
二、精诚所至,广聚农业英才
事业是由精当的人干成的,**以人格魅力凝聚人心。齐齐哈尔蔬菜研究所李德泽研究员被**的创业精神和热忱所打动,率领他领导下的课题本文来源:文秘114 组共6名科技骨干,集体投奔到**农科院。**知名育种老专家吴国泰,拥有大量粘玉米资源和品种,麻院长三顾茅庐登门拜访老专家,并邀请他参观试验基地,当他看到农科院职工热火朝天的会战场面,感慨万分地说:“我把全部品种和资源交给你们这样的领导、交给你们这样的单位我放心”;已退休抗线虫大豆育种专家李云辉看到单位的面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也主动向**表态:“过去单位基础设施薄弱,科研条件差,我们这些老人们没能赶上好时候,别看我现在退休了,但只要单位需要,我随叫随到,为了单位的发展我愿意尽我的绵薄之力。”
三年间,省农科院兄弟院所的玉米、大麻专家来了,留日八年的花卉博士来了,新毕业的天之骄子们来了。在**的感召下,**农科院共招揽高级农业科技人才18名,形成了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科技攻关能力强劲的科研团队。**知人善用,使每个人的潜力有充分展示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位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带出了一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队伍,为**农科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铁人精神打造**速度建设农科院
建院初期,为了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她带领全体科技人员,来到了条件简陋的安达基地,住在四面透风,的宿舍里。没有温室,到农民那里去租;没有大棚,到旧物市场买回废旧钢筋自己焊自己建;没有机械,四处求援。**身先士卒与职工住集体宿舍、自开伙房。她依然每天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单位的每一个职工;2008年是**农科院建设最繁忙的一年,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家属楼在建设,办公试验大楼在改造,智能温室
全国劳动模范(农科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