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寺煤矿初步设计.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地理概况
(一)交通位置
梁宝寺煤矿位于巨野煤田梁宝寺井田,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西北约20km处,行政区划属济宁市嘉祥县。
兖(州)新(乡)铁路位于井田南部,从嘉祥县城经过,嘉祥向东56km至兖州可与京沪线相连,向西259km经菏泽至新乡与京广线接轨,京九铁路从本区西南部的菏泽经过;南部济宁机场已开航,可直达北京、广州等地;京杭大运河从本区东侧经过;区内公路可直达济宁、梁山、巨野等地,井田北部济广高速现已开通,交通十分便利(图1-1)。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区内地势平坦,略呈西高东低,—。主要水系有:北部的鄄郓新河、中部的赵王河、洙赵新河和南部的万福河,均自黄河附近向东流入京杭运河和南阳湖。
梁宝寺井田东边界F1断层和西边界F13断层落差均大于700m,下盘奥灰抬起使得煤系地层与奥灰对接,形成东、西部补给边界。北边界F24断层落差100m,井田内地层上升、井田外下降,煤层赋存深度大于1500m,煤系含水层接受补给条件差。南部以奥灰隐伏露头为界,形成南部补给边界。
矿梁宝寺井田东界为F1断层,西界为F13断层,二者构成梁宝寺井田的地堑构造。区内地层呈南浅北深的趋势,因受区域断层的控制,形成以梁宝寺向斜为骨干向北倾伏收敛的
“裙边状”褶皱构造,并伴生北东向及北西向断层组,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图2-1)。
井田内褶皱发育,以贯穿全井田的梁宝寺向斜为骨架,呈宽缓褶皱构造,褶皱翼部倾角较缓,一般5°~10°。次一级褶皱自东向西依次发育有王庄向斜、宋庄背斜、黄河李背斜、申庄向斜、贺庄背斜、程庄向斜、武寨背斜、杜垓向斜、李庄背斜。本区中部,自南部奥陶系石灰岩露头开始,经后靳庄、赵庄、曹垓、梁宝寺至北部边界F24断层,形成本区主干构造,走向自北东至北西,延伸17Km。向北倾伏,幅度50~250m,跨度2~6Km,两翼倾角5~10°,南部缓,北部陡。有41条地震测线穿过,16个钻孔控制,中部已查明,南部和北部基本查明。
2、地表水系
本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略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一般为+37~+40m,‰。区内水系比较发育,河流沟渠纵横成网,主要河流有红旗河、靳庄沟、赵王河,并与区内各沟渠贯通,雨季洪水排泄迅畅。
区域内地表水系发育,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自西向东穿越本区流入南阳湖,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流经本区,洸氵府河、泗河和白马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南阳湖。本区多为黄河冲、洪积平原,仅在区域中部及东南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京杭运河以东,沉积颗粒粗,地下水迳流较强,具优质松散层孔隙水;运河以西,松散层颗粒细,迳流变弱,由东向西水质变差。嘉祥、巨野、郓城等地地势低洼,潜水位浅,蒸发强烈,潜水浓缩盐化,局部形成盐碱地。
3、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据嘉祥站1959年1月至2008年12月观测资料:~℃。℃(1971年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980年1月),℃(1966年7月19日),日最低气温-℃(1957年1月2日),平均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650mm,年最大降水量1088mm(1964年),(1988年)。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春季雨少,时有春旱。(1965年7月9日)。(1968年),(1984年)。霜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上旬。,。
区内工、农业均较发达,电力、劳动力充足。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生姜;工业现拥有煤炭、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建材、农药、造纸、陶瓷、酿造、食品等多种门类。
4、地震
据地震历史资料记载,济宁地区自公元前618年至公元1937年8月1日,共发生地震1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11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二、主要自然灾害
矿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年降水量稀少,年蒸发量大。矿区生态环境脆弱。矿区西部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
三、矿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概况
经核实,截止2009年底,,,。
依据最新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分两个水平开

梁宝寺煤矿初步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0
最近更新